原创 碧树西风 记忆承载
2023年12月13日 07:31 浙江
有读者让我点评,三个大V关于男女之间的矛盾,争吵不休的热点。
我想起一句话,一句台词,徐峥药神里的台词。
这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
当年有人问过我,他这句话到底是讽刺,还是真相。
更多人把这句台词解读为讽刺,意思是说,剧中很多人,只是因为没钱治病而已。
其实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真相。
你去看看天道里面丁元英对于插管的父亲的那段分析。
丁元英实际上告诉你一个真相,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一切都是基于条件。
那个富豪掏了一亿给他爹治病也不见得是孝顺,那个穷人花不起一百万,让他爹放弃治疗,未见得是不孝。
因为前者有一千个亿,后者砸锅卖铁卖了村里的祖宅,也凑不出几万块,如果他去借100万的高利贷,结局就是全家都不要活了。
人类在任何时期做的事情,都无外乎在有限条件下。
我们今天觉得一个人活到90岁很正常,古人觉得,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人里面那些没有活到70的,难道都是枉死的?不,说到底,当时的社会就那么个条件呀。
同样的道理,那个全部家当加一起都只有几万块的穷人,他就那个条件呀。
当我们意识到人类当中活到70岁都很罕见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是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医学前进,最终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
同样,当我们意识到那个家庭钱不够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是让更多全部家当只有几万块的家庭,奔向几十万,几百万,等他全部家当有几百万,几千万的时候,他是不是就愿意救他爹了呢?
而不是去指责他不孝顺,指责他为什么不去借高利贷。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这就叫真相。
我起这个标题,不是回顾一本老电影,而是回复那天的读者们。
我把最最核心,最最实质的真相告诉了读者,但是有很多人对着那篇文章发消息,在一篇不能开启留言的文章底下,空对空都能吵得不可开交。
没营养的。
这两拨人说来说去,无非一拨人厌女,一拨人厌男,互相指责对方。
我对这种争执一点兴趣都没有,每次有人非要我站队,支持他/她的此类观点,我都非常反感。
因为我觉得这种言论,根本拎不清,根本抓不住重点。
有人曾经跟我说过,男女矛盾是假象,真相是贫富矛盾,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有矛盾,而是穷人和富人之间有矛盾。
这种读者是爱思考的,但是很显然,思考还不到位。
从某种角度上讲,你说的是对的,富人不分男女。
有钱人的世界里,没有性别,只有身家,越是底层,男女对立越严重,因为没有身家,只剩这么点事儿可做了。
但这还不是真相的本质,为什么我这么说?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对贫富这件事的容忍度,其实是和底线有关系的。
底线的意思就是说,想想看,自己最穷的时候,能穷成什么样。
如果这个贫困线在年收入4千块,意味着你知道,一旦阶层跌落,你最低会跌到这个位置。
但是如果这个贫困线上升到年收入10万6多,意味着你知道,一旦阶层跌落,你最低会跌到的是这个位置。
这两个位置是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
无论年入4千还是10万6,看千亿万亿富翁都会不爽,但前者的不爽,和后者,不是一个等级的。
前者除了不爽,还有对自身的焦虑,后者的不爽,仅仅是不爽。
前面那个标准就是咱们的贫困标准,后面那个标准,就是美国的贫困标准。
如果你让我发自内心说句话,美国这个国家,在我个人眼里,真的是除了有俩臭钱,一无是处。
美国那个治理水平,简直是简直了,这么多钱能把日子过出这么多乱象,那么多瘾君子,流浪汉,精神疾患,我都不稀罕说他们。
但他们有个优点,那就是真的有俩臭钱。
真的有俩臭钱之后,甭管他是不是浑身问题,他都可以用那俩臭钱来掩盖他的问题。
这就是美国做法。
我那天告诉你的就这点事儿,美国难道没有男女分歧?
这都2023年了,希拉里,一个曾经要竞选美国总统的女人,居然还冠夫姓,结婚后自己还要改姓克林顿。
你让我们一个东方人看起来,这是美国版的《娘道》么?
但是在东亚盛行的男女对立那套,在美国还真就没市场。
为什么?
去看看美国的贫困线。
你想清楚,无论他们的男女收入有多不平等,都请你注意这条线,贫困线,单身年收入10万6,3口之家年收入18万1。
美国贵的物价主要体现在人工,你去饭店里吃饭贵,你去洗个脚那就太贵了,如果你找得到的话。
但是他超市里的原材料,住宅,汽车,汽油,这些东西,和我们的一线城市比,没那么贵。
咱们如果所有人都生活在那四个一线城市,并且单身最低收入10万6,两口子带俩孩子最低收入18万1,我是指最穷的那些人。
那我告诉你,以咱们的治理水平之高,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
换言之,我们今天真正的问题是没钱。
就算咱们清北的所有毕业生,全都去考公了,就算我们再扩大,让所有985的毕业生都去做公务员,这个队伍够精英了吧?
在现有的收入基础上,能解决当下的矛盾么?能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反过来讲,只要米够,那个笨媳妇也能滥竽充数,美国就是那个笨媳妇。
他们的治理水平一团糟,但架不住他有钱。
这有啥好问的,疫情那几年,美国人在家里躺平,每个月都可以领几千美金,钱多烧的呀。
如果你现在躺平,每个月也给你几万块钱,让我们猜猜看你会有多得瑟。
所以我说,你想要化解男女矛盾,就一个办法,挣钱。
听清楚,不是你一个人挣钱,是所有人都挣钱,挣到我们把贫困线的标准提升到单身10万6,3口之家18万1。
前提是只能人工费涨价,这期间食物,商品,车子,房子,都是今天的标准。
等你拉到这个最低收入标准之后,你就会发现男女矛盾大幅度缓和。
为什么这个最低标准有这么大的作用?
因为人性。
我们今天的一线城市里,不乏身家几千万的这批新晋中产阶级。
即便在这群人里面,男女矛盾依然明显,为什么?自己已经明明没有那么穷了,为什么还是慕强,还是仰望霸道总裁,还是不敢随心所欲,不顾及他人目光的敢爱敢恨呢?
因为怕呀,怕,明白不?
《新闻女王》里面佘诗曼演的副总监,和那个男主任,她俩到底为啥鸡犬不宁,看彼此不顺眼?
不都进入管理层了么?不都已经跻身中产阶级了么?
**原因很简单,你要去看看她们的下属活成什么样。那才是她们担心的底线。
**
如果她们的下属又没啥钱赚,又要加班,又要讨好上司,又朝夕不报,那么这俩管理层,一定是紧张的,她怕,她怕自己失去总监,失去主任的位置,她怕跌落。
所以就一定会斗呀,就一定会看彼此不顺眼。
她缺乏安全感!
你看那家私人电台的老板,那个阔太太,是怎么讲的?
她说,有的包,很靓丽,拿得出手,有的包,很实用,临时应急,有的包,男款,很有趣,有的包,虽然老土,可是让人怀旧,…
然后让店员把所有上述包都拿一个,理由是她家够大,放得下。
同样,她的公司也够大,放得下各种人才。
这些斗来斗去的管理层,在老板眼里,就像包,我今天要背你,就带你出去,用不上你,就放在衣帽间里,就闲置,反正我家里够大,我公司也够大。
明白么?如果底线不够高,除非你上升到方太太这个层面,你才能跳出这种对立情绪。
因为在你看来,那些不过是鼠标看不上键盘,键盘看不上鼠标,你也不清楚鼠标和键盘到底闹腾什么,干嘛要这么对立。
都是工具人,还搞这么多飞机。
但是如果底线上去了,你混的最差最差,单身年入10万6,3口之家18万1,那么整个竞争的烈度,马上就会下降的。
不仅底层男女之间的矛盾会下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也会下降。
你读书再不好,10万6,你脑子瓦特了,10万6,街溜子,10万6,二混子,10万6,酗酒赌博嗑药,10万6…
如果你能找个对象再有个孩子,18万1…
矛盾烈度绝对下降,大幅度下降,无论男女,亦或者大人和孩子。
要知道,美国如今的乱象,纯属他们自己不会过日子,以咱们的过日子能力,要是能有美国的最低收入,咱能把日子过得比他强一百倍。
所以读者们,我以前讲过,那些互联网平均线附近的,都是游客,偶尔来看到我们一篇文章,然后BBBB,一堆牢骚输出。
而我们真正的那些常读用户,每篇原创都不落下的那些用户,你们都是千里挑一的精英。
你们如果真的有心解决问题的实质,自古华山一条道,还用我说么?
是取代美国?不,那哪儿够,他们才多少人,我们有多少人。
如果我们要把最底线拉到这个标准,需要怎么样?
需要让生产力再爆炸一回,我们要成为人类科技的引领者,这才是我辈当有的志向。
家有长子,国有大臣,这才是我们的读者应该为同胞做的事情。
而不是内斗,搞什么情绪对立,那是咪蒙的读者水平,那不是咱们的读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