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指望胜天半子,不如女人四招

原创 作者:碧树西风 公号:人间罗盘 发布时间:2024-04-23 22:00 发表于浙江

原文地址:改变命运,指望胜天半子,不如女人四招

很多人跟我说,他们很同情祁同伟。

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那么多出身不凡的,合起来,最后就抓了俩屌丝出身的。

一个是我爸是农民,真的不敢花的处长;另一个就是总想着胜天半子的祁同伟。

我们很多人都想进步,这是人性;生活充满了不公与阻力,这是现实。

胜天半子这句话听起来就像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很霸气,所以深得人心。

但我把话说穿了,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你企图胜天,方向已经错了,因为你把自己摆在了天的对立面。

你要利用天,而不是去企图胜天。

第一等的智慧,往往潜伏在最平凡的地方,胜天半子,不如用天四招。

我们今天就讲这四招,从女人身上发现的,如何利用天的秘密。

全文一万九千字,分四个部分,文中多处有链接,俗称画中画,文中文,阅读时莫错过,在本文下面的留言,每一条,我都会看到。

以下进入正文。

我常常说,人要具备男性思维,什么叫男性思维?

就是第一视角思维。

你不要总是觉得别人要你干嘛,别人希望你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别人希望你成为一个体贴的媳妇。

那都是别人构建的价值体系。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价值体系都是别人构建的。

你没有活在真实世界里,你只是活在了别人定义的世界里。

这一点很多人发现过,从先后顺序上看,老子发现过,佛陀发现过,王阳明也发现过。

其实孔子也发现过。

只不过后来选择的道路不同,有些人是选择告诉大家,你被忽悠了。

而有些人,例如万世师表,他想要做的是忽悠完你,你还得说谢谢啊。

说穿了,有些人选择了为这个可以随意定义的世界添砖加瓦,有些人则选择了拆墙。

所以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第一视角很重要,第一视角就是跳出别人的定义。

这一点,男孩子比女孩子有优势。

他小时候跳进水坑里玩泥巴,说跳就跳了,他不会考虑我这个行为是否不矜持,是否不淑女。

如果说一个小孩子仅仅是抓住了片刻的快乐,那么他长大后,则是自然而然地围绕自己构建利益体系。

我要娶媳妇,我要升职,我要创业,注意,是我要。

他有非常强的掌控秩序的欲望,定义规则的欲望,你表现得好,我给你个优秀员工,你表现得不好,叫到办公室里K一顿。

自始至终,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就叫第一视角思维。

当然,现实中,糊里糊涂的男性是多数,同样,糊里糊涂的女性也是多数。

换句话说,男性思维不等于男性,女性思维不等于女性。

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清醒的男性占比要超过女性,所以人们才会把第一视角思维看成男性思维。

其实思维无关性别,当你意识到所有的定义只是别人用来拿捏你的手段的时候,你已经很难被忽悠了。

当你意识到其实你也可以参与定义的时候,你就开始忽悠人了。

前者就是老子佛陀王阳明教你的,防诈,后者就是孔子亲自操刀做给你看的,向本山大叔学习。

上面这些,就叫做第一视角思维。俗称如果这个世界是个游戏,请把自己当作PC,而不是NPC。

但是,我们要知道,第一视角思维不等于第一等智慧。

第一等的智慧是什么?

恰恰是女性智慧。

男性思维和女性智慧,是搭起来用的。就像打牌,是搭起来打的。

这个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雌雄同体,男生女相,或者女生男相。

合起来,男性思维就是教你心里怎么想,女性智慧是什么?是教你到底该怎么做。

你去看那个铜钱,外面是圆的,里面却是方的,并不一样。

你怎么想和你怎么做,并不应该是一样的。

若是一样,你看似掌握了男性思维,实则处处碰壁。

怎么去理解女性智慧呢?

成吉思汗当年被人询问,大汗又没有学过兵法,读过兵书,你是怎么学会打仗的呢?

大汗笑着说,这有什么好学的,你打猎的时候,看狼群是怎么狩猎的?

它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天生万物,本自具足。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人没有比婴儿时期效率更高的,你只用了几年就完成了生命的进化史。

你需要用到的那些技能,老天爷早就给过你了,只不过你有没有那双观察生活的慧眼?

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接触到最重要最频繁的一个人是谁?

是妈妈。

人可以没爸,不会没妈的,没妈你怎么生下来的。

通过观察妈妈,我们就可以学会女性智慧的以下四招。

以下我分别就我小时候的观察以及一本大家熟悉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来做一个全面解读。

第一招,你一定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但你不能把这个诉求直接表达出来,你要把它包裹在一个更大的,更正确的,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

你比如,我小时候就发现,我妈要看电影,她从来不会讲她要看。

她会讲什么?

她会讲,宝宝要看。

那个年代,80年代,电影院里没有动画片的,我会不会主动要去看电影?

不可能。

相比于那个年代只有战争片的电影院,我肯定更喜欢待在家里看西游记。

问题是,我会表达么?

我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我不要看电影,我要待在家里看西游记,能么?

当然是不能的,因为太小了嘛,刚会说话,但说不清。

其实就算能说清,有用么?

没用的,作为妈妈一样可以忽悠宝宝,电影院可好玩了,很有意思的,你去了就知道。

宝宝经验不足,必然上当,必然把妈妈想要的,误以为是自己想要的。

于是乎,我妈就可以看电影了,不仅如此,不仅能满足自己的目的,而且是有功的。

你想想,带孩子多累呀,是不是劳苦功高?

所以年轻的女读者们,如果你们自己还没有掌握这个女性智慧,有福了,今天就教给你们。

有什么需求不要以我为主语。

要以宝宝为主语,宝宝要干嘛,宝宝要逛街了,宝宝要看电影了,老公是不是该给我们娘俩买杯奶茶?

我陪宝宝逛了一天街,又看电影又吃饭的,真累,都是为了给你带孩子,你还不给我捶捶腿?

打着宝宝的旗号,调动全家的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还劳苦功高,让老公欠个人情,四赢,自己赢了四次,赢麻了。

这就是女性智慧的第一招,凡事不以自己为主语,把自己隐藏在一个更加政治正确的主体,比如宝宝的背后。

开口不要说我,要说我们娘俩。

这个本质是什么?就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要扩大地盘,要打袁术,不亲自动手,以汉献帝的名义让刘备出兵。

刘备不出兵,刘备就是不忠君,自己得大义名分,刘备出兵,则中计,自己借力打力的目的实现了。

汉献帝就是这个宝宝。

你老公不去买奶茶,不在家里做好饭等你们娘俩看电影回来,就是他不爱宝宝,他就不是一个好爸爸。

你得大义名分,他有愧疚感。

他去买奶茶,他做好饭在家等你们,那你就是劳苦功高带孩子一整天辛苦的妈妈。

横竖你都会赢的。

你觉得我只是在讲家庭生活小技巧么?

不,这个技巧遍布你的一生,你在社会上,无论是作为员工,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老板,都离不开。

我以雍正王朝举例子,这个大家足够熟悉。

我们把人分个层次,就按这一条的女性智慧来分个层次。

处于第一层的是谁?

是大阿哥。

康熙对大阿哥的评价是什么?

蠢如猪豕,你这样的人,也痴心妄想要做太子?

康熙为什么对大阿哥评价这么低?

答案只有一个,他想要什么,写在脸上。

他想当太子,就处处表现不服,太子刚一落难,他就表示愿意代皇阿玛杀子,杀了自己的二弟。

这样一个不顾及风评的人,显然,从头到尾就没有明白游戏在玩啥。

你去看大阿哥的手下,往往也是这类人。

四阿哥十三阿哥在黄泛区,鞭笞的大阿哥的门人李淦,四阿哥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跳出来亮伤疤摆功劳的马国成,都是这类。

他有目的,但他的目的是摆在脑门子上的。

九阿哥的手下任伯安,还知道打着国法的旗号和四阿哥十三阿哥打擂台,李淦当着那么多官员和士绅盐商的面,直接就以大阿哥的名义,向十三阿哥求情了。

你想想看,即便人家想要网开一面,可能么?

众目睽睽之下,到底是朝廷交待的差事赈灾重要,还是哥们义气兄弟情谊重要呢?

李淦等于逼着人家打自己的脸,这是找打去了。

所以说,这些人都是第一层。

那么第二层是谁?

是太子的手下,肖国兴,黄体仁,包括九阿哥的手下任伯安之流,也包括四阿哥的手下年羹尧。

当然,太子 ,九阿哥,也是如此。

这些人做事的特点是他已经知道要遮掩了,但他不知道要为自己遮掩的那个事物遮掩。

你想想看,你知道要穿内裤,为啥?遮羞。那么同理,你咋不穿着内裤上街呢?内裤外面为啥还要套一层外裤?

很简单,给遮羞布,继续遮羞。

肖国兴说,不是我收钱,我冤枉,我是替太子收钱呀。

黄体仁在面对年羹尧屠灭江夏镇的局面下,刀架脖子上了,依然迷茫不解,年羹尧是四爷的人,四爷是太子的人,他自己也是太子的人,太子的人为什么要杀太子的人呢?

九阿哥想捞钱,知道要打着老八的名义去捞钱,但是他从来也不想想,是不是每种情况下,捞钱在老八那里的排序都是第一位的?

这个道理很简单,在老八看来,捞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当手段影响目的的时候,他是会弃卒保帅的。

太子也是一样,他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康熙是威胁,于是装窝囊,进而使用一些贪官污吏。

但是他不会进而想想,这样的行为,会让康熙放心交接班么?

到了第三层,就是八阿哥了。

剧中八阿哥这人,他即便是去下棋,也会是个高手,因为他能够走一步看三步了。

八阿哥想不想当太子?想。

但是他会不会这么讲?

不会。

就像前文中那个自己想要看电影的妈妈,不会说我想看,也不会说让宝宝陪我看,而会制造一个我陪宝宝看的局面。

这样既能看,而且还能邀功。

这就是他做事的风格,八阿哥清楚,自古立储两条路,立长立贤。

既然自己不是长,那么就努力打造贤名。

怎么打造呢?就是尽量装作从不落井下石,用九阿哥的钱收买人心,能够求情就去求情,展示自己宽仁的形象。

但是,你注意,他不会说是我想要成为贤者。

他不仅不会说我想要夺嫡,甚至连打造自己贤者招牌都找好了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为了兄弟们。

如果不是为了罩着捞钱的九阿哥,如果不是为了罩着肆无忌惮的十阿哥,他才不会费这么大劲。他宁愿当个在家里裱画的清闲王爷。

你看,一股子我都是为了你们的委屈形象,建立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看,祁同伟如果平移到这部剧里面,他能排第几层?

只能排第二层,和太子九阿哥他们一层。

你想想他说的那句话,我太想进步了。

你觉得很委婉了么?不,还是太粗俗,太直接。

难怪沙瑞金,田国富,李达康都看不上他,成天嘲笑他哭坟。

你还是太直接了,你不能说自己想进步,你要给自己找到一个不得不进步的理由。

俗称先生不出,奈苍生何?

为了大家的利益,为了老板的利益,为了客户的利益,我不得不勉为其难,进步一下。

这个味道就对了,这就到第三层了。

当然,有第三层,就有第四层。

第四层是谁?是四阿哥。

八阿哥会的,四阿哥全会,那么四阿哥为什么不学八阿哥呢?

因为四阿哥明白,出手的机会不是无限的,这个技巧不是无限次使用的。

如果你成天因为蝇头小利而运用,你将怎样?你将失去大机会。

四阿哥不是不装,他很能装,全剧第一能装。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小事上,他选择了放弃装。

这个道理,跟打牌是一回事。

假如你发现了一个稳赢的策略,试问你应不应该在赌场里,每一把都赢呢?

答案是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你很快就会被赶出去了。

那些赢了也不大的牌,你要故意输掉,那些赢了之后收获很大的牌,你要赢,但不要全赢。

明白这个意思么?

最大的那一把,备受关注的那一把,你要输掉,最小的那些,你通通要输掉,中上部分,都赢回来。

这样你才玩得久。

因为只赢不输,你会被赌场关注,赢走排名第一的单注,你也会被赌场关注。

我写过这段经历,与场子博弈,被评价其心可诛的经历。

说到底,想清楚你要什么,你想要的是赢,而不是赢得关注。

四阿哥做到了。

高调,大家都会,八阿哥会,四阿哥也会,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苍生,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他俩都会讲。

问题是,如果你每件事都爱惜自己的羽毛,那人家怎么信你呢?

妈妈打着宝宝的旗号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不能选择性的,看电影的时候就想起打着宝宝的旗号,孩子看病的时候就让爸爸去。

八阿哥和四阿哥的区别就在这里。

八阿哥看到了黄泛区赈灾的负面影响,看到了追讨户部欠款的负面影响,前者得罪商人,后者得罪官员。

但他没有想过,你不做的后果是什么。

尤其对于一个久唱高调,素有贤名的人来说,你不做的后果是什么。

不做的后果就是被康熙在心里除名了。

因为你回回看电影打着宝宝的旗号,唯二看病的机会,你拒绝带宝宝去。

有读者很熟悉这本剧,会反驳我。

不对呀,追讨户部欠款事件之后,八阿哥不是因为追查太子的事情被奖励了么?

被升了爵位,还赏赐他替太子接见外国使臣。

我们回到剧情。

康熙为什么要赏赐八阿哥?

两个字:封口。

八阿哥查实了太子不法的证据,但是他没有把证据公之于众,真那么做,就成大阿哥的水平了。

八阿哥很鸡贼的深夜进宫,把证据提交给康熙,然后表示,写供状的肖国兴被控制了,除此之外,无人知晓。

康熙主动把供状拿给张廷玉看,张廷玉看了一眼就烧掉了。

所以,一共就四个人知道。

康熙派御医给张廷玉的小儿子看病,已经达成交易了,至于八阿哥,给他封爵,派他赐宴,这就是封口费。

封什么口?封康熙偏心的口。

康熙偏向太子,没有处罚太子,这件事,八阿哥知道,给他好处,就是让他不要乱讲。

到这里为止,站在八阿哥的视角下,他是很聪明的。

他知道把肖国兴的供词交给康熙,实际上就等于拿捏了领导把柄,这么做,所得的利益,远比把供词公布,逼康熙明正典刑废太子要来得大的多。

你拿捏了康熙偏心的把柄,他就不得不把你当亲信。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漏算了。

他在康熙的眼里,实际上自始至终,都是个小人。八阿哥管着户部,黄河泛滥他怕得罪人不干,户部欠款,他怕得罪人,还是不干。

康熙儿子多得是,又不是非他不可。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已经把他排除在外了。

所以这种升爵代赐宴,并不是要立他的征兆,只是个封口费。

封口之后,站在康熙的角度,若不废太子,八阿哥就是个受宠的阿哥,因为知道了领导偏心的秘密嘛。

如果废了太子,那么对不起,八阿哥这个所谓的拿捏了领导的把柄,就自动消失了。

把柄这东西,未发生才有用,已发生还有什么用呢?

等康熙都把太子废了,当年偏袒的事情,还有什么价值?

所以我说他没机会,不是图里琛把八阿哥打着康熙旗号诱供肖国兴的事情告诉康熙之后没机会。

也不是八阿哥被群臣推举,引起康熙的警惕之后没机会。

而是一开局,他实际上已经出局了。

就是邬思道刚出场第一个夜晚说的那番话,财主老爷发现自己那么多儿子里面没有一个为家族着想的,很失望。

所以他建议四阿哥,一定要接下追讨户部欠款的差事。

就是为了赢得这个唯一为家族着想的儿子的形象,为了在老爷子的心里,埋下伏笔。

那么我们反过来看四阿哥,他就非常聪明。

邬思道告诉他,前面两件事已经做过了,黄泛区赈灾,追缴户部欠款,这两件自损羽翼的事情已经做过了,已经带宝宝看过两次病了,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大公无私,自己不光是说的好听,做的更漂亮。

所以追查刑部案件的差事,是可以拒绝的,拒绝了也只是略微减分,不会伤及根本。

而如果你接了,那就是两难。

你主动隐瞒太子的罪行,会被康熙怀疑你和太子结党,欲谋不轨;你像八阿哥那样上缴太子的罪行,会被康熙怀疑你不忠不纯。

因为四阿哥一直都是太子的人,你怎么能交呢?

瞒父亲不对,卖兄弟也不对,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接。

四阿哥比邬思道的建议做得更绝,我接,然后回家就又是烤火又是泡冰水,把自己整伤寒了。

这下好,接不了了。天意。

看懂了吧?人家三次带孩子看病,前两次真去,第三次先把自己整高烧,烧迷糊了。不是不想带,而是现实不允许。

这样一分没扣,说的比唱的好听,做的比说的还好听。

所以我们这里得出一点延申。

我们这个女性智慧第一招里面一直讲,你不要把自己想要的说出来,你要把自己想要的,包裹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正确里面。

这是你要做什么。

那么如果你不要做什么呢?

老板让你做一件事,你认为劳而无功,你能直接说,我不想加班,或者直接说,我不想得罪人么?

不能。

康熙要追讨户部欠款,你不可能上来就说,我没这能力,或者说,我不想得罪人。

这么干,你已经把老板得罪了。

往上一个阶段怎么说?就是八阿哥那样,祸水东引。

八阿哥会说,儿臣请辞户部的差事,并且举荐四阿哥去做。

如果你只是推辞追讨欠款这个具体的事情,又不肯辞去户部的差事,那你给领导的印象就是站着茅坑不拉翔。

权力你是要的,责任你是不负的。

你什么形象?

如果你请辞,意思是说,这个部门经理我当不了,与此同时,我推荐能做的人来,并且,既然他做了,那么这个差事也自然落到他头上。

虽然还是在推卸,但是好很多。

至少听起来,似乎有点公心的味道,毕竟你个人也是有损失的,你当不了部门经理了嘛。

给人的感觉是你还是想要把事情办好,只是能力不足,为了引入人才,你愿意让渡自己部门经理的职位,只希望公司更好。

这是八阿哥的说辞,这是他努力打造的形象。

当然,最牛的就是四阿哥这样。

前脚跟康熙拍胸脯,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太子的事情交给他,皇阿玛一百个放心。

后脚给自己整高烧了。

天才,实在是天才。

其实我们总结下第一招。

这一招在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

只有麻瓜,才会直说自己要什么,自己不要什么。才会直说自己要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一旦你变成法师,你都不会这么讲的。

你说的一定比唱的好听,你一定会说自己是为了公司,为了上司,为了客户,为了这个那个。

总之,就是不为自己。

而在这个游戏中,就像我们前文用雍正王朝这部戏里的人物打的比方,大家都在下象棋,都明白了马走日,相走田,但是什么不一样?

段位不一样。

你至少要走到八阿哥这个段位,最好能走到四阿哥这个段位,游戏才有滋味。

你去看一家公司,高管们开会,所有人都在讲技术,讲市场,但没有一个人,内心深处想的真是这些。

大家想的都是各自的小九九,但一定会通过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市场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说的,其实你儿时已经能够学会了。

妈妈一定有想吃的,想玩的,想要的,但不能说自己,要说宝宝想。

你要把自己的需求埋在这个为了别人的,更大的,更正确的,更能拿出的手的需求下面,默默地实现。

不是我想调动资源,是客户需要,不是我想升职,是公司的发展需要。

说到底,我也很委屈的,如果真有得选,我宁愿做个保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现在我这么辛苦,这么累,不是为了大家又是为了什么呢?

成年人,成熟的成年人,都是这么个表达方式的。

你要习惯。

你不能说我不想做什么,你只能说有大客户一定要我做什么,然后请领导自己选。

你不要以自己的理由拒领导,你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我是无所谓的,大家开心就好。

一切由着大家的优先级来排序,来安排,然后你注意,这个优先级,实际上是什么?

是你能够默默左右的。

所以你觉得四阿哥在干嘛?在琢磨呀,琢磨人,琢磨事儿。

你只有把人和事儿都琢磨透了,事事提前,你才能真的去引导这个顺序。

否则,等事到临头,你再唱高调,真让你做,你又做不成,咋整呢?

所以我说,女性智慧像下棋,你光明白下棋规则不够,你还得通过实践,通过琢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段位。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招。

第一招我们说了,你要把自己的诉求包起来,包在一个更大更体面更政治正确的说辞下面。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

这个更大的理由,不见得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第二招,真正的高手,用来包裹自己真实目的的那个旗号,会考虑到如何尽力平衡各方面的诉求。

我前面讲的很清楚,一个妈妈,想要看电影,打着宝宝的旗号。

让爸爸去给娘俩买奶茶,让爸爸在家里烧饭等着娘俩回来,能不能这么做?

能。

能做,也能邀功。

但是,你忽视了人性。

那个宝爸,他也有他的利益诉求。

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你光让人家给你抬轿子,回回踩别人一脚,久而久之,必生怨念。

所以长期发展需要怎么办?

充分考虑人性。

妈妈带孩子去看电影,允许爸爸在家打游戏,或者允许爸爸去洗脚,爸爸也很高兴的,因为他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照顾。

这个时候,他就会说,老婆你辛苦了,你带孩子辛苦了。

其实心照不宣。

爸爸知道妈妈是打着孩子的旗号看电影,妈妈也知道爸爸是乐得一个人去洗脚。

两个成年人都知道对方要什么,都不拆穿,只有那个宝宝迷茫地看着这一切。

当然,宝宝不一定迷茫,他看着看着,就看懂了。

原来,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呀,等他一进入社会,驾轻就熟。

前提是,他真的有在思考。

好,我们还是拿雍正王朝打比方。反正这是本多数人都熟悉的神剧,每个桥段我拿来引用,都不用解释剧情了。

我们来想想看,四阿哥伙同十三阿哥派年羹尧火烧江夏镇,拿到当铺的当票,搜出百官行述的那一集。

围绕百官行述,方方面面的心思是什么?

首先,任伯安是九阿哥的门人,他搜集了300多名官员的把柄,是自身的需求。

这个把柄,放在八阿哥家开的当铺里。

八阿哥当然是想要得到这个把柄,这样就有300多人为自己所用,太子也是这么想的。

四阿哥想不想?

其实也想,但是有没有办法呢?没有。

你要拿到这个把柄,就要火烧江夏镇,抄了九阿哥的老窝。

整这么大的动静,八阿哥,九阿哥,会答应么?

不会的,所以当四阿哥想要拿到百官行述的时候,就已经是明牌了。

他没法偷摸着拿到,因为任伯安,不是他的人。

既然要打明牌,那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当众交出来,要么当众烧掉。

我们先看看,能不能把百官行述上交,交给康熙?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办案有功。

但是坏处有一箩筐。

不仅得罪百官,更重要的是,会得罪康熙。

这不是3个官员,而是300多个官员,这里面大概率有康熙不得不保护的不得不任用的。

全杀了?

那要保的怎么办呢?

假如这里面有军事上离不开的,有治河上离不开的,怎么办?

一并杀了?

杀了之后,造成的动荡与损失,怎么处理?

不杀?

有些杀有些不杀?那你怎么管理预期?

你实际上等于告诉百官,暂时有用的,就不杀,没用的就可以杀。

可能么?

以后还怎么维持秩序呢?

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丢给康熙,不是看他出糗么?

所以四阿哥是不可能这么去做事的。

也就是没法交给康熙。

那么交给太子?必然得罪八阿哥,八阿哥肯定会把这件事捅出来。

你为什么烧江夏镇?你搜出来的东西放哪儿了?

同样,交给八阿哥?必然得罪太子,太子会把八阿哥的这套说辞,摆到台面上,要求四阿哥回答。

自己留下?

更不可能,一开始就分析过,太子,八阿哥都不会绕过自己。

那么就只剩一条路。

当众烧掉。

当众烧掉,太子是不会反对的,因为那300个人里面,至少一小部分,是他的人,他要保的人。

他也怕牵连到自己。

八阿哥也是不会反对的,因为那300个人里面,大部分都是他的人。

至于来作证的三阿哥,以及上书房马齐就更没有理由反对。

你反对什么呢?你想想看。

你说要把这东西交上去?

可以呀,那可是你说的。

既然是你马齐说的要交上去,那么回头的责任,可就是你来负了。

你至少要负两个责任哦。一个是前面分析过的,你故意让康熙出糗,另一个则是得罪百官。

人家四阿哥都说,要烧了,太子和八阿哥都是同意的,就你马齐能是吧?

你这么能你咋不上火星呢?你到底是马齐还是马斯克?

看到了吧?其余作证的,三阿哥,马齐之类的人,都是不会反对的,因为谁反对,谁倒霉。

所有人的利益都保全了,这是四阿哥的第一层想法。

换句话说,他在派年羹尧杀任伯安之前,早就想过怎么善后处理了,也早就想过如何才能花花轿子众人抬。

他知道当众烧了,是符合康熙,太子,八阿哥,三阿哥,马齐等所有人利益的。

所以你注意剧中的节奏。

一天时间,当天之内他请这群人吃饭,当天十三阿哥从八阿哥家的当铺里搜出来的证据,当晚就烧了。

当日事,当日毕,不隔天。

他就是怕人家说他藏私,自己偷摸着把真证据留了下来,以后抓官员的小辫子。

那么第二层想法是什么?

是修复与百官的关系。

四阿哥通过黄泛区赈灾,追讨户部欠款,讨好康熙得罪百官的往事,需要怎么样?

需要修复。

怎么修复?

通过火烧百官行述。

那300个人,都以为四阿哥这个铁面无情的人,会援引前例,誓要把他们揪出来,但是,刀架在脖子上的那一刻,冷面王松手了。

放了大家一马。

当事人感激不感激?必然感激。只有当事人感激么?

不,所有人都会感激。

你想想看就知道,任伯安是抓了300个官员的小辫子,问题是,名单有么?

没有。

假如朝廷一共有5000名官员,有谁知道是哪300名呢?

没人知道。

没人知道,那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就是那300个之一。

除非怎么样?除非你真的是海瑞,你觉得能有几个?

假如一共有5000人,至少4995个,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而四阿哥一把火烧了。

感激的可不是300个人,而是4995个。

发现这一层了么?四阿哥是人性高手?不,不只是,他还是个数学高手。

第三层,真的只有感激么?

不,感激这种情绪,就一瞬间,刀离开脖子的那一瞬间你会感激,一个时辰之后,你回过味来,不会为四阿哥做任何事。

该坑他,照样坑他。

问题是,有谁能确认,百官行述真的烧了?

我们想想看,百官行述这种东西,有没有办法确认?

没有。

怎么确认?你要确认,你就得看,你看了之后,你就成了活着的百官行述。

那不就等于没烧,被复制了么?

可是如果谁都不能看,谁都不能确认,那么请问,谁能证明被烧掉的,真的是百官行述呢?

仅凭箱子上的两张封条?

这可太容易造假了。也许烧的是葵花宝典呢。

所以事后,4995个官员都会畏惧,长期畏惧四阿哥。

他们会永远觉得自己矮一头,永远觉得隐私被窥视,把柄被拿捏了。

这种心理作用,是无法消除的。

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四阿哥把私心,藏的很深。

他不仅做到了打着宝宝的名义,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把自己的目的藏到几乎谁都看不出来。

别说事前你看不出来,事后你也看不出来。甚至那4995名官员,都未必觉得自己的预期被管理了,人性被拿捏了。

他们只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天意,但实际上,都是人为。

任伯安用真的300份把柄都没能拿捏300个人,四阿哥一把火烧了,反而从心理上拿捏了4995个。

这才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更重要的是,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四阿哥居然是在所有方面默许的前提下,做到的。

康熙默许,太子默许,八阿哥默许,三阿哥以及上书房马齐也默许。

这么多人都默许,谁的利益都得以保全,还能实现自己的小九九,还藏这么深,事后当事人都发现不了。

这就是最高端的局。

所以你看另一本神剧,大明王朝1566讲什么的?

讲媳妇的。通篇都在讲媳妇。

内阁是嘉靖与百官之间的媳妇,百官是内阁与百姓之间的媳妇,嘉靖何尝不是媳妇呢?

嘉靖也不可能直接说我想干嘛,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严嵩的原因,严嵩这个人可以没有,严嵩这个生态位,不会没有的。

上得了台面的诉求自己完成,上不了台面的诉求,严嵩完成。

所以没有了严嵩,徐阶就得变成严嵩。

我讲的是媳妇么?我讲的是女性智慧。

因为第一等的智慧就是女性智慧,会做媳妇两头瞒。

你一定要把你的诉求夹在更大的诉求之下,不能是出于私心,而且,你选择的这个理由,还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平衡。

否则你做不成事儿的,明白不?

天底下没有谁能成你的事儿,但是谁都能来坏你的事儿。

我们做一个杯子要很久,砸碎它,一秒钟都不用。

我们做一个杯子,是对人有要求的,要工匠,可是砸碎它,小孩子都可以办到。

这就是我给你讲的女性智慧第二招,如果你不顾虑到方方面面的诉求,即便你会把自己的私心埋在“宝宝”的下面,对不起,你依然做不成事儿,达不成自己的目的。

那么第三招是什么?

认真观察第二招,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太过完美的案例。

完美到只能出现在剧中,只能出现在编剧笔下,现实中没有主角光环,你想复制,可能一辈子,一次机会都没有。

如之奈何?

这就是第三招,预判和走位。

我曾经拿徐庶和孙连城打过比方,我说,当丁义珍跑路的那一刻,孙连城已经进入无解局了。

这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就像如果徐庶不趁着曹操志得意满之机脱离赤壁战场,他就再也没法离开了。

俗称你不能预判,你就是没得混,成年人的世界就这么难。

孙连城也是一样的。

在李达康看来,他就是要让下属顶着暴雷去实现KPI,你做到了,你踩雷,你跑路,他领功。

你拒绝,那么他就治你的懒病,让你去少年宫看星星,抓个典型,他一样领功。

横竖他都赢,他赢麻了,无他,他的牌大。

打牌就是这样打,小打不过大,下军旗时连长碰营长,你怎么碰都是死,跟姿势无关。

**如果你想活,那你就得预判,你就得想办法绕。**只有像徐庶那样提前绕开,你才得活。

比如,雍正王朝里面非常聪明的图里琛。

图里琛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预判非常准确,走位非常风骚

康熙派图里琛押送肖国兴,事后问他,肖国兴有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

图里琛在路上听到肖国兴的那些抱怨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明白了,明白什么?

八阿哥一定是打着康熙的招牌忽悠肖国兴说招出太子就没事儿,现在口供交上去了,肖国兴依然有事儿,所以才抱怨。

这起码说明两件事:

第一,八阿哥对太子有不臣之心。

毕竟在审问肖国兴之前,太子仍然是太子,这个阶段,你就诱导肖国兴往太子身上攀扯,只有一个解释,你有野心。

第二,八阿哥对康熙有矫诏之实。

谁能给肖国兴以性命安的担保?只有康熙。

因为肖国兴现在供出的是太子,那么帝国上下,只有康熙能保肖国兴。

很显然,肖国兴认为八阿哥没有那么大胆,不敢胡说,他一定是奉诏了,所以才肯招供,才肯供出太子。

那现在事后不认账,要么是康熙说了不算,要么是八阿哥说了不算。

所以,图里琛这个人精在押送肖国兴的过程中,当他听到这些抱怨,他心里八成就已经这么判断了。

那么另外两成呢?

就是康熙真的说了不算,八阿哥是奉旨套话的,事后这俩父子联手,坑了肖国兴。

图里琛不是编剧,不知道剧本,这同样有两成的概率。

好,此时此刻,康熙问话,问肖国兴说了什么,你让图里琛如何答?

假如是后者,说明康熙已经要对图里琛灭口了。

或者说,打康熙一开始派自己押送肖国兴就不会打算让自己活着。

这种可能性很小,大约两成,但是有。图里琛一定想到了。

也就是说,康熙此时此刻问话是套话来的。

这种情况下的图里琛,唯一能做的就是那个网络上流传的酒店段子。

就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男客服进入房间撞见女房客没有穿衣服,他已经看见了,这事儿抹不掉的。

他不可能讲我没看见,这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所以经典的回答是什么?

是:先生,对不起,然后把房门关了。

明白这意思么?他看见了,但是假装眼花,没看清,误以为是男房客在换衣服,所以说先生 ,对不起,然后关门离开。

这是避免女房客投诉的最佳方案,酒店标准培训案例。

图里琛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我听见了,但是我没有听懂。

怎么表达呢?

他如实跟康熙讲,肖国兴一路喊冤。

康熙就问他为什么喊冤,他就说,肖国兴讲,八阿哥说供出来就没事了。

康熙大怒,说了一句,其心可诛。

你注意,这个时候,依然有两种可能。

但是,前者的可能,8成的可能已经上升到99%了,也就是说,有9成9的可能,八阿哥诱供,而且打着康熙的旗号。

所以其心可诛,指的是八阿哥。

到这时候,仍然有1%的可能,什么可能?

康熙和八阿哥是串通好的,但是康熙要脸,此时此刻,他不会认账, 他把责任,依然推给了八阿哥,表示自己是被骗了。

无论哪一种,当下的图里琛都距离死亡只有0.01公分。

接下来,他的回答堪称经典,完全可以媲美酒店的服务案例。

他怎么说?

他说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这个意思是说,我没理解,你以为你说的其心可诛是指肖国兴。

我没有理解,自然也就没有窥探到领导的秘密。就像我认不清男房客还是女房客。

无论是你们父子合伙,还是八阿哥骗了你, 都不是我这个小小的侍卫该知道的。

我不知道,我听不懂,我就是一个傻乎乎的蒙古汉子,但是我对你绝对忠心。

你骂谁,我就砍谁,我的刀锋所向,永远听你的指挥。

接下来,康熙又加了一句话,他说,谁让你杀了肖国兴。

这句话实际上坐实了其心可诛是指八阿哥,康熙盛怒之下,说漏嘴了。

这个时候,图里琛已经断定,八阿哥100%骗了康熙。

但于他而言,这是第二次危机,刚从死亡陷阱里爬出来的图里琛此时此刻又距离死亡只有0.01公分。

领导说漏嘴了,怎么办呢?怎么回答?

不用回答,用那张大饼脸,保持蒙古汉子的憨厚,傻乎乎地看向康熙,就足够了。

这意思就是说,我已经被您搞懵了,您到底要我砍谁,您直说,我就这么点脑容量,太复杂的命令,我会短路。

到这时,康熙才完全信任他,信任他真的不懂,一脸不耐烦地走了。

图里琛终于捡回一条命。

你觉得,这件事是临机应变么?

绝对不是。

图里琛在押送肖国兴的路上,估计心里早就骂娘骂了一路。

这倒霉催的差事怎么就轮到了我。

他回去复命交差的时候必然被问话,问话就得说实话。

你不说实话,康熙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渠道,他一旦复查,就会认定你和八阿哥一党,八阿哥是亲生的,你可不是亲生的,你死定了。

你说实话,无论是康熙忽悠了肖国兴,还是八阿哥忽悠了康熙,都是领导的秘密,你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他在押送的路上,早已把复命时的对话,包括表情,都练习了无数遍。

这才能逃过一劫。

这就叫预判,图里琛的预判。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图里琛的第二次表现。

图里琛和自己的上司,侍卫头领一起陪康熙散步,正好撞见太子与嫔妃偷情。

此时此刻,图里琛干嘛去了?撒尿去了。

因为自己不是康熙身边的唯一侍卫,如果只有你一个保镖,你去撒尿,不顾及主子安危,还是死罪。

但正因为不是,所以自己远远地看见偷情,就赶紧尿遁。

你甭管是谁,都是丑闻。

因为图里琛已经看到了远处放风的小太监,即便看不清是谁,看见了,他就明白了大半。

假如是太监和宫女偷情,会不会有太监把风?你当是魏忠贤呢?这可是康熙年间。

所以偷情的,要么是皇子和嫔妃,要么是侍卫和嫔妃,总不能是皇子和太监吧?

既然涉及嫔妃,康熙就戴了绿帽子,领导戴了绿帽子,看见也要装作没看见。

所以此时此刻,尿遁是第一选择。

可是当图里琛尿遁的时候,他那个没眼力见的上司就倒霉了,挨了康熙一嘴巴。

说他当得好差,怎么没管理好,酿出了丑闻。

挨打的侍卫头领,这时候跑回去找撒尿的图里琛,跟他说,别装了,过来干活。

然后派图里琛去探路。

太子的小太监看见康熙来了,赶紧大声请安,给偷情的太子提醒。

这时候康熙下命令,让图里琛制止他,图里琛怎么做的?

假装失手,弄死了。

他只能这么做。

不弄死,如果太子没有被废,将来这个小太监又被启用,真成了什么冯保之类的大太监,还会绕过自己么?

这件事体现了图里琛的什么?走位和预判。

尿遁就是他的走位,他做的这件事和徐庶找个理由脱离赤壁战场的目的是一样的。

只不过事情有变,遁走一半,自己又被拉回了漩涡中心,那怎么办?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

他连一个太子身边小太监未来的隐患都不留。

这种预判走位在图里琛身上体现的是最多的。

此后他在押送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进京,面对十四阿哥关于四阿哥继位的各种质询,图里琛到处打马虎眼。

雍正派他查实田文镜状告山西巡抚诺敏一案,他帮田文镜扣留诺敏一天的同时,又当众大骂田文镜。

刀切豆腐两面光。

包括他不紧不慢的赶到李卫处,又装作一路风尘仆仆连水都没喝的样子,夺去李卫的茶杯就一饮而尽。

那是因为他担心万一弘时已经杀了弘历,将来迁怒于自己不够及时,于是留个证人,就是故意在李卫面前表演自己可是一分钟都没耽误。

而如果没杀成,这一举动就又成了邀功,你看,多亏我跑得及时,连水都没喝过一口,才救回弘历一命。

这些全都要靠预判,要靠走位。

就是说,你得预计到事情发展的脉络,提前站位到有利于自己的位置上去。

不能像孙连城那样,事到临头再想方案。

真事到临头,就由不得你了。

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图里琛虽然成天把忠诚挂在嘴边,说自己什么本事都没有,就只有一颗绝对的忠心。

但实际上,这句话,没人信。

因为忠诚,是需要证明的。

只有你没了退路,没了别的选项,你才会真的被信任。

这个原理就叫做纳投名状。

我们都想永远八面玲珑,永远不做选择,这样自己的主动性才是最强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可能吗?

就像谁不愿意挣容易挣的钱?谁不愿意无风险的赚钱?

问题是,容易挣的钱,凭什么轮到你挣呢?

不预习,不复习,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刷题,凭什么高分轮到你呢?

换句话说,咱们聊女性智慧,从第一招开始,一直到第三招,我们聊了什么?

首先,你要有第一视角思维,你内心深处要明确自己要什么,但是你要把它藏起来,包裹在一个更大的政治正确下面去表达。

不能是你要什么,只能是“宝宝”要什么,这是第一招。

第二招,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顾及别人的诉求,没有人能成你的事,但所有人都能坏你的事。

第三招,我们要预判,要走位,才能真的把前两招落到实处,天衣无缝,且别人看不出来。

但你有没想过,所有这一切,真的能帮你赢么?

不,上面这三招,都只是在尽量帮你避害。

我们只是为了防止出师未捷身先死,防止你还没开打,就直接领了盒饭。

这些东西做到极致,也无非是个老奸巨猾的滑头,顶多,是个别人看不出来的,像图里琛一样看着忠厚可靠的滑头。

滑头可以避害,不足以趋利的。

趋利避害,趋利避害,这是两张牌,就像油门刹车,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前三招,都是刹车。

而我们要做事,要踩油门,就离不开两个字:舍得。

这就是第四招。

女性智慧的前三招都是在避,第四招,是大气磅礴的,是毅然决然的。

我们发现女人是很有意思的,看着很温柔,有时你觉得甚至很软弱。

但是,一旦女人做了决定,那是比男人更加刚强的存在。

有句话讲,男人变心了,哄哄又回来了,改变主意了,女人变心了,就真的是变心了。

她可以后半生继续骗你,如同甄嬛那样,但后半生,她就再也不是嬛嬛了。

所以这是一种什么机制?

实际上是舍得。

大多数男人都很OPEN的,俗称我跟谁都可以,只要看得过去就行了,可以不走心。

大多数女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她们犹犹豫豫,但是一旦做决定,意味着下重注。

这个过程就叫舍得,有舍才有得。

雍正王朝这部剧里面把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谁?

是李卫。

历史上的李卫不是小叫花,是富商之子,但其升迁的速度,可谓异数。这一点,电视剧演绎之后,展现的淋漓尽致。

要知道,对比一下,图里琛的起点,按照剧情,可是抚远大将军图海的孙子。而李卫,无论是叫花还是商人之子,出身都很低。

如果我们论一生当中被提拔被重用的这个跨度之大,李卫说第二,就没人敢当第一了。

为什么?

很简单,李卫的成功说穿了就是站队伍的成功。

坚定不移的站四爷,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四爷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提升自己在四爷这里的利用价值。

李卫想不想脚踏多只船?

当然想,问题是能不能?当然不能。

说到底,你当你自己是什么?是梅长苏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你要知道僧多粥少,机会就那么多,人才满地跑。

梅长苏人家是主角,人家的爸爸是编剧,所以他才有得挑,而非主角,别说李卫这号奴仆,哪怕是状元出身的侍郎,这帮人,想换个坑位都不可得。

所以李卫对于舍得的领悟,是很到位的,而且很年轻的时候,十几岁一个小孩,还在做仆人的时候,就领悟到位了。

没有舍,就不会有得。

又想不刷题,又想学习好,洗洗睡,梦里啥都有。

又想不拼,又想挣钱,洗洗睡,梦里啥都有。

又想像消费者一样大爷,又想像商家一样挣钱,洗洗睡,梦里啥都有。

李卫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做梦,非常非常清醒,他知道没有50块换人100块的美事儿,那么想,是浪费生命,那么试,是当韭菜被人骗。

这一点很了不起,我以前说过,没有走过弯路的,没有受过伤痕的,是很难理解,并且很难坚信,以及坚信一辈子的。

和他一起讨饭的发小,坎儿就是过不了这一关,过不了这个坎儿。

坎儿本来就是做秘密工作的,处境像图里琛一样,随时脖子距离刀锋只有0.01公分。

四爷上位后,雍王府里做秘密工作的,都被处死了。

坎儿想活下来,本就需要极尽筹谋,可是坎儿,居然接受八阿哥府管家安排给他的情妇,中了人家的糖衣炮弹。

他甚至都没熬到雍正上位,就提前领了盒饭。

李卫,是被派出去做地方官,监督年羹尧的,但是另一方面,为了不引起年羹尧的警觉。

当初是李卫与翠儿偷情,被年羹尧主动求情带在身边的,也就是说,年羹尧于李卫,有恩。

这是一种人际关系处理上的考验。

李卫要表现出他对年羹尧的情谊的同时,向四阿哥证明他的忠心,这样的忠心,才可信。

如果你对一个曾经救过自己的人无情无义,落井下石,那么你的忠心,也就没有了立足点。

厨师易牙烹杀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桓公对管仲感慨,易牙真忠心啊,为了主公连自己的儿子都肯牺牲。

管仲说,虎毒不食子,一个人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感情,他又怎么可能对主公真的有忠心呢?

果然,管仲死后,易牙联手其他人把齐桓公囚禁于宫室之中,把他给活活饿死了。

这样的案例一出,自此就成了历史范本。

谁再那么做,必然会被怀疑是易牙第二。

很显然,李卫是过了这一关的,愿意下注,懂的下注的规矩,且愿赌服输。

他对四阿哥的忠诚没有问题,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愿意为自己下的注码冒险。

你比如查抄科场舞弊案,他可以躲,他没有。

因为你躲事儿,你的忠诚就不绝对,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他就不可能有那么大跨度的一个提升。

要知道他没有什么后台,又不是图里琛那种世家大族出身,又不是年羹尧那种在康熙朝就起点很高的外戚。

你的忠诚不绝对,分分钟被淘汰。

所以我说他愿意下注,愿赌服输,而且,他懂得分寸,懂得展现自己的有情有义,让雍正觉得,这份忠诚不仅绝对,而且可信。

比如,年羹尧都要被赐死了,他去宣的旨,依然不忘记让翠儿给炒俩菜带去。

他李卫在雍正眼里没有秘密的,你炒菜放了多少油,放没放盐,人家都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李卫还有一点,就是懂得让这份忠诚上面再加上可靠二字。

怎么做?主动递投名状,主动授人以柄。

作为一个工具人,作为一把刀,你不光要证明自己的锋利,要证明自己的刀口对外,还要怎么样?

还要充分考虑持刀人的使用感受。

我不仅要让你用我用的放心,还要怎么样?还要让你用的顺心。

我得让你的使用姿势舒服。

你觉得李卫好色,妻管严,是真的,还是做出来的?

就算是真好色,也是妥妥做出来的。

他就是要做给雍正看,自己即便当了封疆大吏,也只是一个胸无大志,只想着逛青楼的,和潜邸时没什么两样的仆人。

这样的人,谁能拉拢?

你雍正现在给我的价码,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欲望上限,谁还能收买我?

我就这点出息。

用那句话说,老板您给的工资太高了,花不完,真的花不完。

不仅如此,人家还要让雍正抓个现形。

巡抚逛青楼,可以罢官打80大板的,把柄直接给你,你就看好使不好使吧。

光有刀把子就够了么?不,人家卖刀,卖工具人,还自带刀套。

就是老婆翠儿。

翠儿也是潜邸出来的,福晋身边的丫鬟,李卫是个妻管严,翠儿不让他纳妾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翠儿是福晋的心腹,时时刻刻看着李卫,时时刻刻向福晋打李卫的小报告。

你看这小花招玩的,你李卫这号的不当总督,都没天理了。

又忠诚,又能干,又有情谊,又是潜邸出身,久经考验,又生怕四爷使的不顺手,主动递交刀把子,小辫子,还嫌不够,还要走夫人路线,自己的老婆还是明面上盯着自己的,福晋房里的金牌小密探。

这样的人不进步,谁进步?

你都不用说我太想进步了,就是你了,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