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我被美女包围了》大火并不是偶然
原创 作者:碧树西风 公号:记忆承载 发布时间:2023-10-28 7:31 发表于浙江
原文地址:游戏《我被美女包围了》大火并不是偶然
以前小游戏羊了个羊火的时候,我分析过,你甭管是套路了还是怎么说,这都是偶然。
一个东西如果整体上没有起来,只有一家火,那这个不叫必然。
什么叫必然?比如李佳琦没有了,他所代表的行业,是不是会随同消失?
如果不会,这就叫必然。
俗称这个事儿一定要发生,无非完成在谁手里。好比战国一定统一,无非是否完成在嬴政手里。
那么我们来看最近大热的游戏《我被美女包围了》。
这东西很简单,就是弄了很多真人镜头,出场很多美女,讨好男性玩家,你可以通过游戏欣赏并同时与多个美女交往。
当然,是正经的,不擦边。擦边的话在国内也就流行不起来了。
我们说这个东西针对的玩家群体是什么?
其实就是宅男。俗称越来越不愿意追女孩子的宅男们。
你把这种游戏反转一下,我相信同样有市场,比如《我被帅哥包围了》。
毕竟不是每个女孩都同时能够得到众多优质的追求者,虚拟世界同样可以给你更好的满足。
那么这个东西,你看着很新鲜,实际上很老套。
这种游戏最早的版本是什么?就是男频小说,穿越到古代,开后宫,或者到什么神秘大陆上,成主宰。
今天一个孩子玩过的各种RPG游戏,武侠游戏的鼻祖是什么?
是MUD。
就是一款文字游戏, 没有动画,甚至没有图片,只有文字。就是一行行的文字,你吃了什么丹药,你练成了什么武功,你认识了什么人。
那么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去添加图片,就构成了很多早期的游戏,有些已经不是擦边,而是被禁的。
具体我就不提了,那个年代过来的男生,大都知道一箩筐。
其实欧美做的比较多,东亚文化圈里日本做的比较多,那个年代,我们的湾省也有做,所以当时的国内市场,主要是在做汉化翻译工作。
就是拿来主义,在人家的游戏基础上,改吧改吧,有改名字的,有改图片的,也有改剧情的,形成各种MOD。
再往后,从2D到3D,这是一种突破,从3D到VR,又是一种突破。
实际上到了VR时期,国外的此类游戏,当然,我是指违禁的,已经很接近现实了。
只是VR戴久了,眼会晕。
再之后,国外实际上已经把AI技术结合进去,这里就不仅仅涉及违禁,当然,违禁是指在内地市场。
在游戏制作公司本土的发行市场,他们本身是不违禁的,但是他们涉嫌盗用头像。
比如游戏里面出现了大量的明星人物。
而且剧情也开始变得可以随机生成。好比早期的剧情你说8个就8个,你说10个就10,一共就那么多支线,如果要玩新剧情,就要加载新MOD。
但是随着AI技术的演进,国外已经开始有此类游戏拥有随机剧情,就是临时生成,让你更有新鲜感。
我给读者们介绍这个产业在国外的发展情况,以及当下的发展进程,是想告诉大家,这件事本身,或者说这个行业本身,在全球的角度看,是势不可挡的。
你去看日本的年轻人,宅在家里看漫画,不是三年五载,而是几十年如此,为什么?
我们很多人理解的漫画是小时候咱们看过的那种蔡志忠,不是的。
日本的漫画,早就是,对吧。你懂得。
他们那个漫画,针对小孩的市场也有,针对成人的市场也有,所以你不能把它当连环画,那东西实际上是虚拟世界。
俗称人们越来越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可自拔。
我们想想看,一个宅男,如果在虚拟世界中是帝王,他为什么要回到现实?
现实里有什么?
是每天羞辱他连二本也考不上的班主任?
是每天要他加班,当众说他没有绩效的组长?
还是攒一个月的零花钱都请不起吃一餐饭的暗恋对象?
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的,任何时候,现实中不成功的人,永远占比超过99%。
何况即便成功的人,也不可能有帝王的感受,就像奥巴马看三体也看入迷了。因为三体给他展现了一幅从未想象过的画卷,在那个巨大的世界里,奥巴马什么也不是。
虚拟世界这个东西的庞大,是没有办法阻挡的。
我们的所谓禁,更多的是针对其中非正能量的部分进行禁止。
俗称岛国可以沉浸在他们的爱情动作片里,我们不可以。
这里面的核心原因,还是源自我们与制造业的关系。
制造业是现实产业,本质上是现实经济的一部分,而欧美日很多国家,都已经进入了共识产业,也就是想象力经济。
对他们来说,即便很多人沉浸在其中,也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拉动消费,共识经济依托于有多少人消费,而不依托于现实当中对应了什么物品。
我相信,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禁。因为我们是世界的制造基地,俗称大家都做梦,谁来提供商品呢?
总得有人在现实当中做具体的事情,否则全世界的电都断了。
但是我们跳出这个宏大叙事的逻辑线,站在个体的视角,虚拟世界里的产品,确实要比现实生活有吸引力得多。
就像这种只是引用了国外流行很久的游戏产品,而且没有任何擦边,都能够在国内大火。
说到底,因为需求就摆在那里。
即便不擦边,很多宅男也希望在虚拟世界里,有很多美女环绕自己,莺莺燕燕。
所以我那天写谁离了谁都能活,男人女人都一样。
你以为的你的竞争对手是人类?不,你的竞争对手可能根本就不是人,男人女人面对的都一样。
因为需求,自文字时代起就摆在那里了,后面的技术,无论是2D,3D,视频,VR,还是AI,都只是在放大加强这一切。
俗称把门槛降低。
因为文字的阅读是最困难的,受众是最小的。那么随着持续降低,你会发现受众本身也在被培养。
俗称今天还有几个人去玩MUD这么老的游戏?
我最后加这段,是回答部分读者的提问。
那天看了那个成天抱怨的老婆,才是陪伴长久的。
有读者一个劲儿地留言,担心我会不会断更。
我不会断更的,但是你应该已经发现,很多公众号,包括头部的大V,都在断更。
他们看空的,是整个文字行业。这是个趋势,包括微信在内,大厂都已经发现未来不在文字这块。
所以各种资源都在向未来倾斜。
这种文字版的公众号最后的命运就像MUD游戏,大家都去玩2D,3D,VR,AI,都去玩新游戏去了,留守MUD的不是没有,但是越来越少。
我会一直留守,你们要看多久,我就给写多久,但是不等于这个行业本身不会萎缩。这一点你们自己心里要有数。
我们就像MUD服务器,服务器一直开着,但是你们作为玩家,会发现身边玩MUD这种文字游戏的同好,越来越少。
习惯于读文字的人,经常会看不起抖音小姐姐,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才是方向。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愿意继续看枯燥文字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一定是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
我那天讲,我说我把中国数亿网民里面愿意看长文字的,几乎都找出来了,就是你们这几个人。
为什么说长文字?
因为习惯不了长文字的,长期来看,必然是过客,俗称他们终究会走,那还不如不来。
所以我说在座的诸位千里挑一,不完全是恭维,你去看今天还留守MUD文字游戏的玩家,十万里都挑不出一个。
这就是产业的未来。
何况,即便在文字圈里,我们也是顶顶讨人厌的。
那天有个香港的读者留言,说从一个教授那里看到我的文章,而那个教授是被某个湾省人转给他的,俗称都不是二道贩子了。
我说,我们的曝光率是第一档的,全网包括海外,数亿华人几乎都看过我们至少一次。
这是有数据支撑的调查报告,不是信口开河。
在这么大的曝光量下,哪怕你发发牢骚,随便抱怨几句,随便写点啥,让读者能爽一点,今天也是头部大V。
结果我们的日均阅读量,大家肉眼可视的低。
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曾经有一位游客式的读者留言,他说,我爸都没敢用这语气跟我说话,每天晚上7点到7点半那个节目,都没敢用这语气跟我说话。
你算个什么东西?你用这种语气跟全网说话?还说这么长?
他骂得很对,这就是最核心的原因。
我们的曝光量堪比头部,换任何人替我写,写不成男版咪蒙,在这么大的曝光支撑下,也能成顶流大V,但只要我来写,就注定只有这么几个读者。
但这恰恰是我要的效果。
因为文字这艘船注定要沉,注定会变成印第安人保留地,如果这一切是注定的,那沉船上要选的,只能是铁杆。
俗称我这么讨厌的人,你都能忍,我这么难听的话,你都能听,一千个人里面都出不了一个你这号的。
那咱俩才有可能在文字这艘沉船上,留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