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忽悠才是

原创 作者:碧树西风 公号:记忆承载 发布时间:2021-12-24 7:30

原文地址:爱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忽悠才是

我们小号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你想过么,为什么你总是遇到渣男。

从标题看,你就知道我是在回复某个女读者的提问,只是文章写的很发散。

发散的缘故也很简单,被女拳抨击过,不想惹是生非戳痛点,我都是绕着痛点兜圈子,所以悟性高者恍然大悟,悟性低者不知所谓,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

有些人的想法,是以爱为基准的。

我那天其实就说了一句话,我只是告诉大家,尤其是女性读者,我告诉你,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终其一生,能遇到一个与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爱你的概率,大约不会超过你被流星击中。

这话很不中听,但恰恰旨在保护女性。

就像秦始皇发布长生不老丹药的招募启示,有个忠心的大臣站出来讲:陛下,天底下无此仙药,你这么干,无非招来骗子。

秦始皇听完一定很愤怒,就像部分不愿意面对真相的读者。

真话从来没人听,自古套路得人心,所以他日你吃丹药铅汞中毒早逝,千万不要怪骗子,因为说到底,这个需求,是你自己发布的。

你说这世上有没有人活着就是为了做有意义的事,比如爱你,甚至爱到不顾自己的利益?

有,肯定有,问题是,肯定不多。

就像有人往贝加尔湖里撒了一把盐,回头附近的居民喝起来,也不觉得湖水变咸了。

这就是比例,你向往的那种人,那种事,大致相当于一把盐和贝加尔湖,而你碰到这种人,这种事的概率,大致相当于你在贝加尔湖里,找到那把盐。

之前聊技工贸,贸工技的时候,我提起自己待过的第二家公司,一家做芯片的国内公司。

有读者跟我说,怪就怪你们没有理想。

其实真正经历过的人,会觉得那家公司,那帮人,挺有理想了。包括我说的,某些中途退出,做了私募的前芯片工程师,包括某些中途退出,甚至去给有钱人看风水的前芯片工程师。

你看着我好像拿他们在开玩笑,其实包含他们在内,我都挺尊重的。因为我清楚,理想,也是相对的。

那家公司,每年的年会都很有意思,有意思在于CEO的致辞,总是不变的格式。

第一部分是讲全球经济,全球各种各样的不好,总结一下,全世界的企业和员工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部分是讲述全世界的芯片行业,各种各样的不好,总结一下,这个行业全球的同行们,无论资方还是劳方,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第三部分是讲述我们公司,各种各样的重大利好,总结一下,风景这边独好。

你要知道,我在那家公司,三年,只给我加了一百块,月薪每月加了一百,平均每年33。我硕士毕业,第四年的时候,年薪比我应届时,比我在第一家公司时还低。

我离开的时候,出去找工作,随随便便就可以翻番,这说明他们的薪资肯定是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远低于。

这是针对我一个人么?当然不是,我在那家公司内部,其实是相对高薪的,因为我是社招,不是校招。

他们公司校招的薪水低到什么程度,在我入职之前的许多年里,硕士一两千,博士三千,哪怕博士做了部门经理,也是只有三千。

那家公司,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7成,C9以上的占比超过7成,就是这样,纯粹用爱发电。

你觉得,年会上CEO讲风景这边独好,全世界同行都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下面的这些硕博士们,真的信么?

当然不信。

大家很清楚,每天打给自己的,那些受到英特尔,英伟达委托的猎头们的电话里的报价。

大家其实很清楚,清楚别人的技术,清楚别人的利润,清楚市场的变化,也清楚你在骗我。

但还是坐在台下笑着,鼓掌。

这就是理想。

只不过有些人坚持了二十年,有些人坚持了十几年,有些人坚持了三五年。

你比如我就坚持了三年,算少的。

坚持三年,对很多人的影响就已经很大了,我认识很多前同事,就因为坚持了三年,少了一套房子,毕竟那个年月房价低,你少套房子到今天就是几百万。

几百万可以影响很多人的一生了。你难道说,他们不是理想主义者么?

人家至少为理想损失过几百万起,你呢?你为了理想损失过什么?

有人听了上面这个场景,会觉得很荒诞。

没有真诚,CEO就是会忽悠下面的人,哪怕为了理想,忽悠也是忽悠。

没有纯粹,下面的人也会犹豫,也会思考要不要背叛理想。事实上很多人都背叛过,包括董事长的弟子,副董事长的弟子,也就是那家公司的嫡系。

有的人做到CTO,背叛,有的人做到首席科学家,跳槽,有的人做到部门经理,跳槽,又回去,二进宫。

可我并没有觉得很荒诞。

因为这些人,通通为了理想付出过成本,少则几百万,多则不计其数。

这是我见过的最具备理想主义色彩的一家公司了,剩下的都是为了赚钱,不赚钱开什么公司呢?开善堂去好了。

既然不是开善堂的,那为什么要对你好呢?

经常有读者问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西风,什么地方有真实的信息,且有用,能用来赚钱,我愿意付费,5块10块我还是拿的出来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我们想一想,所有的信息,市面上飘忽着的信息,一定是有目的的。

就像你看到方便面的袋子上,印的那碗牛肉面,里面大块的牛肉,垂涎欲滴,勾引你买。

如果想知道真实的,那就得拆开吃,吃就有成本,面要成本,时间也要。

所以你理解真实的信息需要付费这一点很好,说明你起码是正常人,你知道没谁能用爱发电。

不过第二点,就很搞笑了。

一份信息,真实的,对你有用还是没有用,除了你自己,没人知道。

一个想吃方便面的人,会觉得提前拆开袋子看到里面的调料包有用;一个不想吃面的人,就是无用的,虽然这个信息很真实。

我给你举个例子,市面上针对一两个品种的,金融机构的分析报告,通常这种服务是按季收费的,一般在一个季度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一年在一两百万不等。

这种信息就是一种过滤,有专业人士就像中情局一样,帮你从庞杂的信息里过滤不必要的,然后给出剩下的。

有没有用,不知道。因人而异。对于职业投资人来讲,你用得上就有用,用不上就没啥用。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点,你看到了,这个费用远不止五块十块,它超过了大多数打工者的年薪。

其次,即便你承担起这每年一百多万的支出,你会发现跟赚不赚钱也没啥关系。

这就是一种服务,它能够出现是因为很多职业投资人或者机构本身也要做此类工作,就像如果没有饭店,你回家也得烧饭。

而如果你想要一种服务,这种服务能确保你赚钱,那么这种服务的价格,就会和你的全部利润相等。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家机构表示,愿意给我提供服务,让我每年确定性的赚到100块钱,你觉得我愿意为此支付多少钱?

答案是100块钱。

如果我企图支付10块钱,留给自己90的利润,马上就会有人报价20,然后这个价格就会等于100,最后它的定价就是100,所以我买了个寂寞。

如果我们众筹,全世界每个人出1分钱,合资买,那最后买到的还是个寂寞。因为大家都赚钱,赚的谁的钱呢?

你想明白了点什么?

赚钱的本质,就是你来解决问题,花钱的本质,才是等待别人为你解决问题。

我在职场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真话就是:如果公司没问题,为什么要雇你?

你想一想,如果你们家永远都是干净的,你为什么要雇保姆呢?

你会不会雇一个保姆,希望她每天无事可做,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会不会?

不会。如果你们家没有漏水,没有灯泡坏了,你是不会打电话给物业师傅的。就像如果你没有生病,你不会去医院交钱一个道理。

你并不会因为自己不生病,没有向医院花钱就不安,担心医生会不会失业,不会,你只会庆幸,庆幸自己省了这份钱。

所以反过来,别人对你也是一样的。

老板雇你,一定是等你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你来享受生活。

换言之,没有问题,就没有工作,就没有钱赚。

我们回到那个问题,一个市场里,充满了垃圾信息,什么人能赚到钱?

在垃圾信息里认认真真翻检的人,能赚到钱。

马未都在琉璃厂翻来翻去的时候,能赚到钱;如果你指望马未都把琉璃厂里真的东西翻出来,再交给你,你就赚不到了。

因为创造价值的是他,那个花瓶在垃圾堆里的时候,只要500块,搁在拍卖行,就要500万了。

人家帮你过滤一遍的服务费,就是500万减去500块。

你看懂了什么?

如果你想爽,你就要花钱;如果你想挣钱,那对不起,你爽不了。所谓挣钱,就是你在垃圾堆里翻金子;至于逛金店,那是花钱。

回到我们的主题,你想要在芸芸众生里找到尽量合适的配偶,这个过程,这个劳动的过程,这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是有可能有赚到了的喜悦。

如果你只是想等着徐福们来迎合自己,来演,看谁演的更爱自己一点,看谁演的更关心自己一点,那么这个过程,就是花钱。

认识到自己在花钱,就不要怪别人骗自己。

人家演的那么辛苦,自己付出点代价,难道不应该吗?